成人动漫影音先锋|a∨在线观看|亚洲欧美综合在线|91电影在线看|新四虎影院

你當前位置:政策法規>產業政策>正文
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 指引
(發布時間:2021-02-20 08:32:59.0  來源:商務部

4. 完善汽車平行進口管理。開展汽車平行進口工作的地區,應持續優化報關、通關、查驗等進口流程,提高平行進口汽車通關效率;支持企業拓展貨源渠道、搭建售后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監管機制,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提升業務發展水平;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合生態環境部門落實平行進口汽車環保信息公開政策,推動平行進口業務可持續發展。

5. 加大汽車促消費力度。各地可出臺或延續新車購買補貼政策,對新車產地及品牌等補貼條件應公平公正。加強政企聯動,各地可聯合汽車銷售企業、成品油經營企業、保險公司等,通過發放購車、加油、充電、停車、洗車等優惠券,贈送保養和保險服務,補貼號牌指標競拍費用,延長車輛包修期等措施,多方合力促進汽車購買和使用消費。

6. 豐富汽車消費金融服務 。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適當下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和業務布局,增加農村地區汽車金融服務有效供給;針對汽車庫存融資、供應鏈金融等提供特色金融服務,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

(二)發展二手車消費。

7. 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除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外,不得限制符合在用車排放標準的二手車遷入。落實國家有關文件要求,進一步推動便利二手車異地遷移。對于擬恢復二手車限遷政策的地區,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向政策制定部門提出意見建議,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商務部報告。

8. 便利二手車交易。細化“跨省通辦”配套舉措,保障小型非營運二手車異地交易在轉入地開具發票并辦理轉移登記手續政策落地落實。支持發展二手車經銷業務,推動取消對二手車經銷企業登記注冊住所的不合理限制。積極推動在具備條件的二手車交易市場、經銷企業設立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完善配套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交易、納稅、登記、保險等“一站式”服務。

9. 推動二手車信息開放共享。各地可先行先試,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加強二手車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運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導二手車經營主體以車窗表格形式在顯著位置明示車輛相關信息,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鼓勵有關機構和行業組織向二手車市場相關方,提供保險理賠、維修保養等車況信息查詢服務,推進二手車信息透明化。

10. 創新二手車流通模式。支持二手車交易市場改造升級,改善軟硬件設施條件,建立先行賠付制度,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促進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加強二手車誠信體系建設與應用,完善二手車經營主體信用信息,提升信用監管效能,促進行業品牌化發展。引導二手車經營主體加快大數據、智能化等新技術應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三)促進汽車更新消費。

11. 健全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規范有序開展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資質認定,依法查處非法回收拆解活動;支持回收拆解企業進入工業園區或再生資源利用園區,引導企業開發運用線上線下高效收車模式;鼓勵開展跨區域性回收拆解,探索建設一批區域性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產業園區。提升報廢新能源汽車回收拆解能力,通過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企業改造升級等方式,逐步增加具備能力的企業數量。

12. 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配合相關部門嚴格執行汽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確保達到報廢標準的車輛“應廢盡廢”。推動加快淘汰老舊柴油貨車,協調爭取提高國三及以下營運類柴油貨車補助標準,促進淘汰更新。配合推進公共領域老舊車輛淘汰更新為新能源汽車,指導企業規范回收拆解淘汰車輛。

13. 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有條件的地區可對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并購買新車的給予補貼,提高換購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引導汽車生產和流通企業在政府補貼基礎上配套予以讓利優惠,放大政府補貼效應。鼓勵對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并達到一定數量或金額的汽車企業給予資金獎勵、稅收優惠等支持政策。

(四)培育汽車后市場。

14. 促進汽車配件流通。鼓勵汽車流通企業構建涵蓋原廠配件、質量相當配件、再制造件、回用件等多渠道、多業態的汽配流通網絡,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指導汽車流通企業規范經營,向消費者明示配件產品來源、價格、質量保證等信息。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